“回家”是永恒的主題!區社會救助站讓救助更有溫度

6月19日是第13個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鄞州區社會救助站以一組組翔實的數據和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向社會公布了該站成立5年來的救助工作開展情況,讓公眾對民政救助工作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對走失和流浪人員而言,“回家”是永恒的主題。自2020年5月鄞州區社會救助站開站以來,始終堅守在救助一線,為流浪走失人員及臨時遇困群眾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
在鄞州區社會救助站開放日活動現場,來自社會各界的群眾代表通過實地參觀、政策講解、展區介紹、救助案例介紹等多個環節,全方位了解新時代救助管理工作的內容和成效,零距離感受救助管理工作的專業與溫度,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救助案例讓人尤為動容。
圖為工作人員護送楊某某回家
2020年8月16日,瞻岐鎮派出所在一間廢棄房屋內發現一名身份信息不明的精神障礙流浪人員,區社會救助站介入后迅速將其送至定點醫院進行救治。由于其病情較重,多方查詢始終無法獲得其身份信息,經救助站上報,區相關部門暫且將其在本地安置落戶,并享受特困待遇妥善安置,但區社會救助站并沒有放棄對其家人的尋找。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終于核實到其真實身份信息為河南省駐馬店市居民楊某某。2023年7月11日,區救助站工作人員成功將其護送回原籍,因病走失多年的他終于與家人團聚。
圖為區救助站安排120救護車護送劉某返鄉
2025年2月6日,一外地男子在姜山鎮蓉江村突發腦梗,喪失語言和肢體功能,意識全無。區社會救助站介入后迅速將其送至明州醫院搶救,并成功從死神手中奪回生命。隨后又經多渠道查找,確認其身份信息為貴州省畢節市居民劉某。在成功聯系其家人后,區社會救助站制定了科學完善的醫療護送方案,安排120救護車并由工作人員全程陪伴,歷時20多個小時將劉某護送回貴州省畢節市,將其交至家人手中。
圖為群眾代表參觀區社會救助站
5年累計救助受助人員1063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06人次;提供醫療救助403人次,其中精神病患者278人次;護送返鄉182人次,成功尋親53人次,落戶安置享受特困待遇2人次。
據了解,今年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的主題是“織密救助網絡,筑牢安全底線”。區社會救助站除了當天的開放活動外,還同步啟動了“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進一步加強街面巡查工作,持續織密救助網絡,以實際行動筑牢安全底線,推動我區的救助管理工作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