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寧波新建規范快檢室178個 百姓“菜籃子”拎得更穩當更安心
一早,在鄞州區橫溪菜市場里,食品檢測員趙飛飛早早就在攤位間忙乎了。沒一會兒,她便帶著幾樣準備抽檢的商品回到了規范快檢室。
生姜、芹菜、豬肉、蝦……每日早上6時到8時,趙飛飛和搭檔會隨機挑選3個至5個攤位上的產品做檢測。
“不光市場內的攤位要檢,我們還給周邊的農鄉集市、生鮮店鋪共享檢測服務,每天快檢農產品大概30批次。”趙飛飛說。
她指了指菜市場門口的電子大屏:“檢測結果不光要實行臺賬記錄,也會在這塊大屏幕上公示給大家看。”
隨著菜市場里的人漸漸多起來,家住附近的方阿姨走到檢測室的玻璃門前敲了敲,把一袋蔬菜遞了進來:“今天家里有親戚朋友的小孩要來,對買的菜不太放心,能幫忙測測嗎?”
“沒問題!您掃一下‘百姓點檢’的二維碼填報信息,半小時內就可以出結果。”同是檢測員的趙芳琴熱情地回應。
“現在,可測的項目更多,操作也更規范。不僅能檢測農藥殘留、甲醛、吊白塊等8個常規項目,還能做膠體金法快速檢測。”趙芳琴說。
橫溪菜市場還有個特色——占地1000平方米的“共富市集”,分自產自銷區和農鄉集市兩塊,為的是幫助本地零散農戶打開產品銷路。
“這些農戶分散、流動性大,為了保證產品能追根溯源,我們管得很嚴。”菜市場負責人俞德勇介紹,通過審核備案、發專用卡、登記交易臺賬,確保人、菜、交易信息清清楚楚。
“菜籃子”的安全,連著千家萬戶的餐桌,是實打實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今年年初,我市把“食品安全保障”列入2025年寧波15項民生實事項目。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完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體系,有效發揮快速檢測在食用農產品風險篩查中的作用,構建風險隱患閉環管控機制,著力解決食用農產品風險發現難、全鏈追溯難、源頭治理難的問題,著力提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如何快速推廣檢測室?
“我們采取‘市場投一點、政府補一點’的辦法。在前期130家‘甬有食安’標準化快檢室基礎上,推動92家三星級以上農貿市場、8家農批市場、73家陽光配送企業和5家本地連鎖生鮮店總部新增178家規范快檢室,增加日常自檢頻次,對重點品種、重點項目還會增加專項檢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農貿市場、農批市場檢測室均向社會公眾開放,提供免費檢測服務。
把牢“舌尖上的安全”,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穩當、更安心!到今年年底,我市目標很明確——實現三星級以上農貿市場規范快檢室100%覆蓋,農批市場、陽光配送企業、生鮮店總部規范快檢室100%覆蓋,全面建立“溯源+檢測+責任傳導”數字化風險管控模型。
來源丨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