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區市場監管局助力東錢湖畔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設
在寧波鄞州的東錢湖之畔,有一座古樸與新潮交融的村落——建設村。過去一年,它悄悄完成了一次“逆生長”,從老舊村落到“食安共富幸福村”,每一步都在圖紙上落筆、在灶臺前兌現、在青年創客的指尖開花結果。湖畔古村的“逆生長”,藏著怎樣的食安共富幸?!懊卦E”?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曉。
秘訣一:從“將就”到“講究”
去年7月,建設村依托“陶麓”項目啟動改造工程,林老板作為首批精選商戶進駐。裝修伊始,他就主動向寧波市鄞州區市場監管局遞交后廚設計圖紙,邀請專業人員提前指導。市場監管工作人員實地走訪,根據經營特點和操作流程,反復優化設計方案,在有限空間內合理增設二次更衣間,將露天過道改為全封閉頂棚,科學規劃操作動線避免交叉污染......每一項建議都讓后廚布局更趨規范。
今年盛夏,村落里游人如織,飯店內座無虛席。林老板穿梭在后廚和大堂內,臉上寫滿了踏實:“以前的老店硬件跟不上現在的要求了,每次執法人員過來都會給我們想辦法提意見。所以這次在建設村開新店,我第一時間就請市場監管部門把關?,F在每個環節都規范了,生意比從前更紅火。顧客都說,在我們這兒吃飯,既舒心又放心!”
如今,林老板的餐廳后廚已成為建設村餐飲改造的示范樣板,常有新入駐商戶前來參觀學習。鄞州區市場監管局以此為契機建立了快速響應機制,商戶只需一個電話,工作人員就會上門提供專業指導。這種“隨時響應、精準服務”的模式,讓建設村的餐飲品質整體提升,形成了良性發展的新局面。
秘訣二,從“凈廚”到“盡除”
今年五月,一起游客在村內用餐后出現不適的投訴事件引發了建設村餐飲行業的全面整改。鄞州區局接報后迅速部署工作,處理投訴事宜并啟動“凈廚”專項行動,組織監管力量對全村40余家餐飲單位展開深度排查。通過“摸底數-強宣傳-嚴檢查-建機制”的“四步法”治理,全力打造“五凈”餐飲后廚環境,讓“凈廚”成為行業新常態。
“現在村里的飯店挺多都是明廚亮灶,后廚情況一目了然。菜品既干凈又美味,下次來寧波一定還要來這里!”游客李女士在點評中這樣寫道。這場對后廚進行根源治理的“凈廚”行動,不僅消除了看得見的污漬,更除盡了看不見的隱患,行動開展以來建設村餐飲投訴量呈明顯下降趨勢。從“凈廚”的表面清潔到“盡除”的深度治理,鄞州區局與建設村共同構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食品安全防線。
秘訣三,從“他鄉”到“吾鄉”
漫步建設村,咖啡香氣與書香交織,手作工坊與特色民宿錯落有致。這些充滿活力的新業態,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主理人Jessie女士經營的特色飲品店就坐落其中。這家融合了茶飲、咖啡和特調酒的小店,每款飲品都搭配著精心挑選的器皿,確保每份出單都“顏值在線”。鄞州區局工作人員遵循“證前引導打基礎,證中指導促升級,證后督導防風險”的模式,為Jessie女士出謀劃策,促進合規經營,實現“凈廚”標準。在多次的交流過程中,我們逐漸了解到這位來自東北的創業者正是被此處的獨特氣質所吸引。“建設村既有文化底蘊,又有商業潛力,兼具食安保障和共富生態,是創業的理想之地。這正是我的第一家店選擇在這里的原因。”Jessie女士說。
如今,像Jessie女士這樣的青年創客在建設村已有20余位。鄞州區局努力扮演好“創業管家”的角色,向初創者分享從證照辦理到日常監管的相關經驗。“食安是底線,共富是路徑,幸福是目標?!笔袌霰O管人員表示,“只有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才能讓創業者安心扎根,真正實現他鄉變吾鄉的美好愿景?!?/p>
從林老板的標準化后廚到全村餐飲的“凈廚革命”,從Jessie女士的創業故事到二十多位青年創客的集體選擇,建設村用一年時間完成了令人驚喜的蛻變。這里既有老灶臺上升起的煙火氣,也有咖啡杯里蕩漾的文藝范;既有市場監管的嚴謹規范,也有創業青年的奇思妙想。三個“秘訣”的背后,是食品安全與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是傳統村落與現代生活的完美融合。如今的建設村,正以“食安共富,幸福可感”的魅力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