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載,跨越萬里的山海情深 |
| 發布日期: 2025-09-26 08:52 信息來源: 區日報社 |
|
一端,在東海之濱;一端,在天山南麓。萬里之遙,抵擋不住兩座城市的深情厚誼。 2010年,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啟動,鄞州便與庫車緊緊抱在一起。 “金融”種子?正在蓬勃生長 口袋要富,離不開經濟的支撐。 在庫車市的五一南路,有一家庫車國民村鎮銀行。這是寧波市首個金融援疆項目,也是全疆唯一一家承辦小額扶貧貸款的村鎮銀行。 2013年,為填補欠發達地區農村金融服務空白,提高農村金融服務供給,由寧波市援疆指揮部牽頭,鄞州銀行在庫車發起設立了庫車國民村鎮銀行。 這些年,庫車國民村鎮銀行堅持“立足縣域、立足支農支小、立足普惠金融”,把目光始終聚焦在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不斷創新“駐勤工作法”“358工作法”,建立契合農村、社區和企業的特色化金融服務機制,累計為12家企事業單位、6個社區(村)、上千戶家庭上門送去金融服務。 “我們還把‘最多跑一次’的浙江速度,從東海之濱移植到南疆大地,做到了‘最快一天放款’。”庫車國民村鎮銀行行長助理周佳秉告訴記者,到今年6月底,已經累計投放各類貸款59.97億元,其中定向投放涉農貸款50.74億元,有效支持8000多戶當地農牧民增收。 伊西哈拉鎮庫木艾日克村的艾買江·庫爾班,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之前,艾買江·庫爾班是一名跑在全國各地的大貨車司機。2019年下半年,他拿著多年攢下來的錢裝修了自家小院,辦起了農家樂。 剛起步,客源少,也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到了年底連員工工資都發不起。思考再三,他賣掉了大貨車,但仍然缺乏資金。 2020年,艾買江·庫爾班在庫車國民村鎮銀行不到半個小時就拿到了一筆20萬元的貸款。 有了貸款,艾買江·庫爾班的生意逐漸開始好轉。2022年,他一口氣申請了100萬元貸款,把鄰居的院子也租了下來,還承包了5畝果園,擴大了農家樂的規模。 如今,艾買江·庫爾班的農家樂有44個包廂,可同時容納千人就餐。去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超10萬人次,帶動了周邊40多名村民就業。 風起東海,一顆名為“金融”的種子,此刻,正在庫車蓬勃生長。 醫療教育?援疆步履不停 行走在這座南疆小城,一所以“應麟”命名的學校,同樣印證著山海攜手的深情。 不久前的教師節,是胡斌在庫車度過的第二個教師節。 胡斌來自鄞州區新城第三幼兒園,在庫車市應麟幼兒園擔任黨支部書記。去年8月,她和援疆教師們一起,從東海之濱跨越萬里,來到了天山南麓。 她所在的應麟幼兒園,是由寧波援建。在庫車一年多時間,她帶領教師團隊,將傳統“六藝”與現代幼兒教育相結合,讓孩子們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小樹立文化自信。 為更好地打開庫車老師的視野,她還積極聯系,分批選派教師到寧波的幼兒園跟崗,進行沉浸式學習。 “在庫車的每一天,我都深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與意義。”這是胡斌的初心,也是她堅守的動力。 醫療援疆,同樣步履不停。 每當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眼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陸勤康到庫車,不少病患就會提前來到醫院等候。 百米長的廊道里,擠滿了等候的患者,即便飛機晚點,陸勤康也沒有絲毫耽擱,馬上開始梳理每名病患情況,次日,馬不停蹄投入到手術中。 不止陸勤康。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已累計選派16名專家,赴庫車市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幫助其新建或強化多個學科,填補多項技術空白;寧波市第六醫院作為實施主體之一的醫療合作項目——甬庫共建南疆手足顯微外科診療中心在庫車落地,為推動當地手足疾病診斷搭建起平臺,造福庫車及周邊縣(市)患者……一個個醫生,一項項技術,在庫車扎根,造福當地百姓。 “寧波醫生,亞克西(好棒)!”質樸的話語,是這場山海相約最好的回應。 各方愛心?不斷涌向庫車 今年9月,77歲的全國道德模范周秀芳,經過長途跋涉,踏上新疆的土地。 盡管是第一次到新疆,但她的愛心,卻并不是第一次。 被譽為“愛心搬運工”的周秀芳,這些年“愛心搬運”工作依然片刻未停。四川涼山、湖南溆浦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也關注著遙遠的新疆,先后4次把大量愛心物資運往庫車等地,愛心款物累計已超百萬元。 這一次,在寧波援疆指揮部、新疆寧波商會等多方力量的發起和組織下,經周秀芳牽線和推動,寧波多家愛心單位及多名愛心人士,一起捐贈了價值約30萬元物資,將先后運往庫車相關學校和阿克蘇市的鄉村,改善學校的教學設施和辦公條件。 從對接需求、篩選物資,到協調各方、籌備儀式,周秀芳和庫車行政服務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反復落實每一個細節,讓這份愛心沒有在流程中打折、沒有在傳遞中延誤。 “看到了寧波援疆的成果,也感受到當地師生的熱情,我會繼續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把每一份愛心都落實到最需要的地方。”周秀芳說。 棠棣花開,枝葉相扶。15年間,愛心不斷從東海之濱涌向庫車—— 本恩根團隊為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拜什格然木小學建造愛心操場;鄞州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聯動愛心企業,讓庫車4所學校約7000名學生喝上“放心水”;明樓街道和豐社區發起“和你益起?豐衣暖疆”活動,把700多公斤愛心衣物送到了庫車需要幫助的人手中;東柳街道東海花園社區的“共富基金”,讓庫車市哈尼喀塔木鄉中心小學用上了飲水機和打印機…… 當東海的風,吹到了天山,吹遍一片片果園、一座座校舍、一個個庭院,以援疆為紐帶,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美好畫面,正在新疆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里呈現,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每一天都在更新。 |
|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